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NT-proBNP助力心力衰竭诊疗

发布时间:

2023-02-01 10:33

作者: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被称为“心脏疾病最后的战场”,是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先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末期阶段,其五年死亡率高达50%。同时,心衰中晚期或急性恶化时,可引起机体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尤其是肾功能。当心衰和肾脏损害共存、互为因果并相互作用后,引发心肾综合征时,临床表现、诊疗过程都变得更加复杂,不仅提倡诊断一体化,而且治疗上需要兼顾到对两个器官的保护。
 
长期以来,临床常通过患者症状体征、胸片及心脏彩超、血液动力学监测超声等方法诊断心衰,或敏感性、特异性不佳,或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大。医生亟需更准确的检测手段帮助实现心衰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做出临床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生物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北京召开的“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宇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骆雷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等众多心血管、检验领域专家,就生物标志物NT-proBNP在心衰及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诊疗和预后随访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交流分享。
 
NT-proBNP有效改善急慢性心衰患者管理
 
NT-proBNP和BNP临床应用价值相似,二者都是在心脏受到压力负荷下释放的产物,其水平可用来反映心肌功能和损害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心衰生物标志物。
 
相较而言, BNP的半衰期仅20分钟,而NT-proBNP虽无生物学活性,但半衰期长达60-120分钟,且血液中NT-proBNP含量约为BNP的16-20倍。同时,NT-proBNP在个体内变异小,几乎无昼夜变化;而且在血清与血浆中稳定性良好,室温下可稳定3天以上,采血体位对样本结果无明显影响,且其检测结果不受重组BNP等药物干扰。因此,NT-proBNP更易于检测、更灵敏,是临床上更为理想的心衰标志物。
 
NT-proBNP在急性心衰(AHF)和慢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疗效监测中均具有重要价值。201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
 
NT-proBNP有助于AH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I级,A类),推荐以NT-proBNP <300 pg/mL作为排除AHF的截点,同时建议根据年龄和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将50 岁以下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 pg/mL、50-75 岁>900 pg/mL、75 岁以上>1,800 pg/mL、肾功能不全时>1,200pg/ml作为确认AHF的截断值。其中,患者NT-proBNP>10,000 pg/mL表明很可能为严重的AHF,需入院严密监测;对于NT-proBNP>300 pg/mL,但低于年龄分层的确认截断值的疑似AHF患者不能明确诊断,称之为“灰区”,此部分患者需结合临床症状适当诊断和治疗。 
 
张宇辉教授指出:“NT-proBNP检测除了可协助AHF诊断,通过连续监测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NT-proBNP变化,还可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治疗后,如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居高不下或降幅小于30%,预示着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心衰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而当NT-proBNP维持在低水平、或降幅大于30%时,则表示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良好。”
 
 
● 早期发现心衰病人;
 
● 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
 
●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 心衰患者的治疗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估;
 
● 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估;
 
● 围心外科手术治疗期的心血管风险监测;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通过益诊断智慧POCT(iPOCT)免疫定量分析仪,15分钟内即可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是快速辅助检测的优先选择!

图片名称

微信公众号

图片名称

业务合作/产品咨询:400-696-0909     销售咨询:njtzone@njtzone.com

营业执照

©2022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17-0045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211493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