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互联网时代下的慢病管理有哪些优势?

发布时间:

2023-02-01 10:37

作者:

 
  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大幅攀升,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健康杀手,同时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的数据显示,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因健康问题致死人数的46%;而在中国,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2013年的数据显示,慢性病人已超过3亿,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到全年死亡人数80%以上。
  慢性病在中国已经提前井喷,而这些患病群体中,年轻人的比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如:医院内的信息化建设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外建立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基础上的医疗健康服务,提升了医疗效率、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公众的健康管理意识。通过互联网对慢病进行管理,不仅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更为突破技术障碍提供了可能。
  首先,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逐步实现健康数据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数据数量、质量和代表性大幅提升,为政府评估疾病防治效果、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及决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利用移动互联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使得需要长期监测的慢性病患者不必再舟车劳顿,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医疗成本,提高了医患沟通的效率。
  第三,移动健康服务使居民自我检测监测成为现实,对培养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促进规律的自我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探索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慢性病管理。医生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察看患者的健康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意见,同时平台自带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医生按照相关临床指南的要求,完成规范的健康行动指南计划,向患者推荐行动和任务,同时提醒医生完成随访工作。
  此外,慢病患者在这些设备的协助下可以实现实时自身身体状态和治疗效果的监控,数据传送至云端服务器,得到专业的分析和指导,使广大慢病患者可以长期远离医院,为政府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据美国的相关数据显示,对慢性病远程监控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例如美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远程监护使医疗费用降低40%以上),可以让现有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医疗费用比重超过30%),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政府对于移动医疗持明确的支持态度。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来鼓励、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还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等难题,而移动互联医疗的优势恰好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医疗遇上了互联网,新的问诊模式出现了,远程医疗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这些可以打破地域界限,使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
  来源:陈晓敏、周宏林(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图片名称

微信公众号

图片名称

业务合作/产品咨询:400-696-0909     销售咨询:njtzone@njtzone.com

营业执照

©2022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17-0045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211493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南京